如何借自贸港建设东风,打造旅游文化航母企业?听听他怎么说→
随着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锣鼓愈发急骤,海南旅游迎来新机遇。如何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东风下,借船出海,有助于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记者就此专访了三亚旅游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亚旅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聪辉。
Q1记者:去年6月底三亚启动国企改革,三亚旅文集团随后创建,它担负了什么使命?
郑聪辉:现在三亚旅文集团以三个国有景区为基础,有会展企业、旅行社、游船中心、游船码头和一些游船企业等以及11个二级公司,涵盖了旅游产业链吃、住、行、游、购、娱相关版块。三亚旅文集团的创建是为了落实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总体要求,不仅是三亚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战略落地的承接者,也是旅游文化产业的整合运营商。
Q2记者:集团创建这一年交出了什么样的“答卷”?
郑聪辉:创建之初我们就把三亚分散的旅游资源整合到一个专业的公司进行专业化运作,并做大做强。一年来大家定部署、搭框架、引人才、谋项目,各方面都在茁壮成长。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主业造成了冲击,但我们已经在持续布局其他的消费增长点,包括免税购物、旅游大交通、旅游餐饮、会展这些新的业态。
免税购物方面,《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在2025年前,对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允许岛内免税购买,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 万元,扩大免税商品种类。在这之前免税运营还是需要牌照,我们有品牌和专业的运营团队,所以我们可以顺利获得跟有牌照的企业合作来落地免税政策。旅游大交通方面就是实行旅游航空包机。依托俄罗斯、东南亚、日本、韩国这些大的交通网络建设,在把客人运进来的同时,把飞机的货舱填满,将外国的好东西买进来,再将三亚的好东西卖出去,达到“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旅游餐饮方面,我们已经创建三亚旅游餐饮集团有限公司,在开展已有的游船海鲜餐基础上,构建全新生态的海鲜供应链,满足市民、游客消费需求。
我们也参与到亚沙会的基础设施建设。亚沙会的开幕式场地、比赛场地、亚沙村、体育公园、体育产业园建设都是我们集团在充当主力军的作用。
这一年我们集团成功竞得中央商务区两宗地,准备建设旅游总部大厦,进一步打造三亚的旅游集群,形成集团作战的能力。这也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前沿城市比较有象征性的项目。这个项目正在做前期策划,下半年将动工建设。建成之后计划把国内外主要的、有影响力的旅游企业引进来。
这一年,我们与三亚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好运通旅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设立三亚跨境电商产业园有限责任公司,快速拓展三亚跨境电商产业,助力三亚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同时,我们与携程集团牵手合作,强强联手,不断催生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促进三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Q3记者: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大背景下,您认为三亚旅游定位发生了哪些变化?
郑聪辉:自贸港政策的实施会让海南旅游消费和旅游开展模式发生较大变化,旅游跨入3.0阶段。从时间线来说,我认为第一个阶段大概在2010年之前,那是属于休闲度假、海岛度假初级开展阶段;2010年~2020年应该说是中国度假旅游高速开展的阶段,也是海南度假旅游成熟开展的阶段。《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从实施到2025年封关运作之前,海南旅游也有全新的定位。这些定位会进一步有助于海南度假目的地的建设。我们提出的打造免税天堂、购物天堂,会直接有助于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进一步促进海南度假岛的建设。
Q4记者:新形势下,集团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有助于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郑聪辉: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方面,我们充分依托集团现有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提高公司经营管理、融资及盈利等能力。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进行产业布局,实行项目、金融、土地、招商、制度等五篇文章,有助于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开展。另一方面,我们以制度为抓手,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为公司快速开展保驾护航。我们制定了“三重一大”决策管理办法、董事会议事规则等30余项管理制度。现在,集团正在全面推行目标责任考核,集团各部门负责人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建立“真绩效”的考核制度。同时,我们也广纳人才,吸引人才充实到我们集团当中来,夯实集团开展的人才队伍。可以说我们已经实行准备,在自贸港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旅文集团一定会承担好三亚国企的重任,在旅游版块持续布局,发挥持续的作用,扛起三亚旅游的担子。